2009年5月30日

[諾特] 浯島.金門(06):烈嶼/風雞城


烈嶼遊客中心。


嚴格來說,其實我並沒有繞完整座烈嶼。我不過是從碼頭走到東林聚落,然後在反向的走回碼頭,如此而已。因此,烈嶼是所有金門記憶中最片段、最不綜覽的地區。


烈嶼又稱小金門,距離水頭碼頭不過二、三公里,但往來卻需要以接駁船的方式前往。下船後,我在九宮碼頭附近隨意繞繞,沒多久便有一名計程車司機上前詢問我需不需要導覽,開價五百,想當然我馬上揮了揮手婉轉拒絕。


首先我在遊客中心繞了一會,隨後往前走進九宮(四維)坑道。比起翟山坑道,九宮坑道的規模似乎大了些,說明也更加詳細。在道路之中有許多模擬的蠟像宣示著他們是如何的篳路藍縷,創業維艱。



九宮坑道口。



坑道內部。


不過我在九宮坑道待的時間並不長。出了坑道口後,我看見一群訓練的軍兵正在炎熱的下午奔跑。隨後我到達八二三砲戰勝利紀念碑。截至目前為止,我還沒看過這麼有趣的紀念碑--一個流線的造型直指天際,令人難忘的戰勝紀念碑,難以忘記人定勝天。



傳說中的訓練。(每次都要寫)



八二三砲戰紀念碑。


過了勝利門後,我沿著道路一路向前經過八達樓子,到烈嶼鄉文化館。這間文化館原是鄉公所,後因鄉公所遷址,該館變成為展示烈嶼鄉境內的文化歷史。在文化館裡頭,紀錄了東林村(烈嶼鄉鎮中心)在八二三砲戰時,幾乎打成灰燼。也柔和的道出,在國軍固守金門時東林村的盛況。當時東林村的居民希望自己生的孩子是女兒,因為如此家裡的生意就可以更好,看到這裡我不禁一笑。



八達樓子。



文化館,舊時鄉公所。



烈嶼街景。



哞。


金門地區因為冬季東北季風強勁,故在聚落中擺放風獅爺來剋煞。這點在烈嶼鄉也亦然,不過烈嶼地區不是採用獅子,而是採用公雞。金門人稱白蟻為「風蟻」,民間上亦認為白蟻孳生是產生強風的主因,故在各地便塑造公雞來擋煞。在烈嶼聚落中,公雞的塑像無所不在,有時出現在民宅的上方成為雕飾,有時在路口處盡責的擋煞,於是烈嶼成了風雞城,而風雞成為烈嶼的主要印象。



風雞。



還是風雞。


我在烈嶼不過是幾個小時的事。假設還有機會能造訪,希望能到烈嶼的西岸去看看,或許那裡會有更有趣的故事。



九宮碼頭。往金門水頭。

--

本次軌跡紀錄
浯島.金門(Day4)

--

本文為「浯島.金門」系列文章:01020304050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