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8日

[諾特] 浯島.金門(02):金寧/槍林彈雨與地底之城


坐落於城鎮中的守護神。


「好像巨大的蟻穴阿!」


這裡的人們對土地依然依賴,當砲彈似雨般的落在這座骨頭狀的島嶼上,能夠依偎與哭訴的就似乎只剩大地。因此,金門絕對不是美輪美奐的天空之邦,而是一座幽暗的地底之城。這裡的子民如同螞蟻,一旦遇到大雨,最後的歸宿還是地底。於是,在這地底國度中「坑道」便成了橋樑,它們就像植物的根,緊緊的抓住土地絕不放手。如同這座城市的人們一樣依偎著這土地,不管是巨大與微小、公開與隱藏、軍用與民用、堅固與殘破,它們散滿了整座金門島。


在金城車站有著這樣的坑道,聯繫四周,橫貫八方,宛如地下迷宮。在城市中或許可以比擬為地下道--至少全長兩公里。倘若距離對你來說太過抽象,或許你可以想像有一條秘密通道從台北車站的某個入口進入,出口是台灣師範大學的某一間教室。這樣的坑道隱身在現今繁華的金門城之中,是為生命最實際的守護神。



坑道入口。



金城坑道內。


走在金門金城最重要民用坑道裡,往日肅殺的情境已然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是小孩們的哭鬧聲與其他年輕遊客的嘻笑聲。為了模擬當時砲彈擊中地面的巨響,坑道內有一段刻意沒有安裝照明,並且利用模擬聲響的方式重建昔日的狀況。我不知道在「躺著也中槍」的年代裡,當時的人究竟是怎麼活過來,當人民在農忙的時候,或在休息的時候,一旦砲彈來訪就必須放下所有回到坑道--是的,我想金門應該是全世界降雨密度數一數二的城市,大大小小的雨滴恣意的落在這片土地上。根據統計,平均一平方公尺這裡就有四枚砲彈落下。因此,這塊土地不是因河水而氾濫,而是因鮮血而潰堤。



地形戰略用圖。



民防坑道出口。



古寧頭戰史館。


回到一九四九,該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於北京成立。在此之前,共軍以旋風之姿攻下了閩北、閩南各大城,國民政府則是節節敗退退至台灣。十月底,共軍根據地形決定由金門最狹窄的地方,瓊林登陸。由於金門主要的物資是由東南方的料羅灣進入,主要的中樞卻是在西半的金城,一旦攻下這裡,國軍的物資線絕對會被切斷,那麼攻下金門島絕對是指日可待。在開戰前共軍信心滿滿,於是只有發給士兵一些花生米,並自信滿滿地說:「明天清晨,我們在太武山上集合吃早餐。」



金門保衛戰戰勢圖。


不過人算不如天算,當晚海面開始吹起了強勁東北季風,共軍的船隻隨之西漂,因此共軍實質上是在金門島的西北側登岸。登岸後因為不熟稔金門島周遭的潮汐,於是在一次大退潮,大部分的船隻擱在淺灘上,造成後方兵力無船可運。共軍雖一度攻上雙乳山,但因為後繼無力,只能節節敗退至古寧頭,隨後飢餓的共軍進入林厝、南山、北山各村,與國軍打起了巷戰。根據戰後訪談彙整,這些共軍因為挨餓很久,進入民宅只是討些飲水與食物,他們滿臉驚恐,卻沒有傷害當地居民。


苦戰三晝夜,雙方共死亡超過五千人,共軍五千多人被俘,國軍獲得最終勝利,史稱「古寧頭戰役」或稱「金門保衛戰」。這場戰役的重要性是金門成了保衛台灣的前線,就像盾牌一樣擋下了本來應該發往台灣的子彈。但這也代表往後金門必須傷痕累累,所有的痕跡都令人怵目驚心。



展示於戰史館前的金門之熊。


離開古寧頭戰史館,改以腳踏車的方式瀏覽古寧頭各村。最著名的莫過於北山古洋樓,這座洋樓為林姓南洋富商所建,原本是要用來給兒子娶媳婦用,未料建成後國共內戰爆發,只能棄之。由於洋樓是全區最高的建築,因此共軍當時便以此為基地與國軍打戰。目前的北山古洋樓有整修過,右側嶄新如故,只留下少部分的痕跡,反倒是左側,這裡還保留當時絕大部分的彈痕與崩裂,不難想見當時戰況之激烈,更甚者,當時的子彈還深深鑲在古樓的牆上。



北山古洋樓。



遺留的彈殼。



砲彈排排站。



城市之影,繁華廈門。


痛苦會過去,現今的金門已不像五十年前肅殺,由於台海關係逐漸和緩,使得金門得以繁榮。這樣的轉變不僅僅是金門,看看在對海的廈門就可以略知一二,儘管能見度不佳,依然也能在慈堤上隱約看見高樓大廈的身影。然而正當我想走近些來瞧個仔細,一張立牌卻阻止了我,鮮紅色的字跡「雷區危險」彷彿在告誡我這樣的和平得來不易。目前的和平是永遠的春暖花開嗎?還是只是每年短暫的夏季?這沒人知道。



雷區危險。


不過我知道金門人有根,且紮紮實實的打入地底。於是在每個春夏來臨時,這裡會長出最強韌的枝芽,就像這裡建築的地底之城,使每個到訪的旅人都為之驚嘆且歌頌。

--

本次軌跡紀錄
浯島.金門(Day2)

--

本文為「浯島.金門」系列文章:01020304050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