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加小隊。
約莫在大四上,雪美老師領著班上五位同學在五峰、尖石地方做自然災害考察。回程的時候雪美老師問我們有沒有登高山的習慣,也問了我們有沒有登過玉山,結果車上五人皆搖頭。我記得當時老師說道:「可惜阿,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登一次玉山,尤其是學地理的學生。」只是沒料到這一席話,一年半後讓我真的走上了玉山。
以登山的角度來說,玉山算是十分具有親和力的山巒,但就算如此,在半年前我完全沒有想過要攀登玉山。不攀登的原因有二,首先是我登高山的經驗很少,加上我很不喜歡弄入山證之類的東西,所以這計畫就一直放著也沒打算執行。再者,玉山的難度在於申請不在攀爬,所謂人怕出名山怕高(?),頂著東北亞第一高峰的光環,現在太多人想要登玉山,一般散客申請排雲山莊相對困難。往往有某團體(?)或是等等不能說的秘密,辛苦的申請就眼睜睜的被打回票。因此這次攀登玉山,跟上次攀登雪山的方式類似,我還是藉由遊學台灣活動前往,畢竟以青輔會的角度和威信(?)出發,玉管處應該是比較容易答應。
簡單說明一下。第一天(我們都笑這第一天根本就是第零天)中午,我們先在嘉義集合,夜宿二萬坪。到了翌日上塔塔加,在那裏過了排雲管理站,前進玉山登山口,到這裡登山相關的一切才正式開始。
排雲管理站。
這次的登山背包阿,相較於雪山,這次根本就是逸樂。
啟程,玉山登山口。
從玉山登山口到玉山主峰大約十公里多一些。自日治時期,自嘉義、阿里山、塔塔加攀登玉山這條路被稱作「後門路線」。相對於後門路線,所謂的「正門路線」則是由水里、東埔、八通關而上玉山。後來因為阿里山至玉山的登山道路完工,因此很多人開始從阿里山上玉山。可惜的是八通關東段目前仍然破損嚴重,不然相較於塔塔加上玉山,我覺得八通關上玉山的人文性會高更多。
沿途的里程牌,五百公尺就設有一座。
隨處可見的地層出露。
近幾年推行的生態廁所。但是很煩,就是會有人手賤亂丟垃圾 = =
這場景還蠻可怕的。不過同時說明玉山是條熱門的登山路徑。
展望藍天。
八八風災後,破碎的大地。
中央那座我懷疑是
相當多的氧化鐵阿。
這一條後門路線,已經變得相當易走。一路上休息的點不少,大致上有孟祿亭、白木林以及大崩壁。基本上難走的路都有木棧道供登山者借道而行。沿路也可以看到不少東西,如冷杉林。不過我關注的點比較是地質方面,我發現自塔塔加到玉山這段路,許多路都是挖坡腳開路出來。換句話說,我可以看到一整片的地層中間被挖開成了路,作一條延伸線可以復原整片地層。個人覺得是還蠻可怕的,囧(路很小條我反而不怕,我比較怕上面有地層)。
起初是小碎石路,還算好走。
鍊。在某些時候是必備的守護神。不過要施力前最好拉一下,畢竟有些是鬆的,囧。
木棧道,總共約八十幾來座。本座為第19座。
崩壁阿...
回首來時路。
落石路段。
俯拾即是的變質岩。
冷杉林。有些冷杉因為經過大火而變成形在身死的白木林。
轉角一景。
不知道是阿里山薊還是玉山薊(如果是玉山薊的話就是1000元大鈔背面左下角那個)。這東西超刺。
大崩壁。
相當壯觀的地層。
排雲山莊,海拔3402公尺。
下午三點左右,我們抵達排雲山莊。排雲山莊是台灣目前最高的山莊,標高3402公尺。以前這裡在日治時期是新高下駐在所,是攀登玉山的其中一個休息點。同時,我想這裡也是台灣最難住到的山莊,因為有太多人想要爬玉山,使得這裡一位難求。在民國初期登山風氣極盛(大致就像前陣子台灣人一窩蜂騎腳踏車環島之類),因為沒有管理處管理,小小的排雲山莊可以住到2000人,領隊說當時每個人只能側著睡還不能翻身,遇到晚上想小便還得忍著--因為通常一起身,床位就消失掉。
傍晚上山下了場大雨,氣溫驟降。吃過晚餐後,我便早早躺在山莊內。電子錶清楚的告訴我現在才六點,但我恨不得能快點入眠。
--
本次軌跡紀錄
玉山上(Day1)
--
本文為「玉山上」系列文章:上、下、後、附。
頁幅中,筆者猜的塔芬尖山,正解應是關山,有"南臺首嶽"之稱
回覆刪除原來是關山阿,感謝解惑!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