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4日

[小札] 浸水營古道


浸水營國家步道。


浸水營古道算是說到快爛掉的行程。雖然是一日行程,但籌畫了很久還是因參加人數與氣候的關係而流團。例如在今年五月底雖然一度成團(連司機都聯繫上了),但未料颱風攪局,為當地降下豪大雨量使大武溪暴漲,使得活動只能黯然取消。好在皇天不負苦心人,最終在今年最後一個的週休終於得以一償宿願,一解苦悶阿。


是說浸水營古道來歷不小。自從牡丹社事件之後,清國當局感於邊疆受到外患威脅,治台態度隨即大轉,當時巡撫沈葆楨「開山撫番」遂即開北中南三路進入東台灣。所謂南路,即現在所稱的「崑崙坳古道」,這也是卑南道路中的赤山卑南道。「崑崙坳」指的是排灣族語Kulanao,也就是現今的來義古樓部落。另外除此一古道外,清廷當局還開闢一條南崑崙古道(又名射寮卑南道)做副線。然而因清代道路標準較差,加上中央山脈南脊多潮濕、以及當時流行霍亂等因素,這兩條道路不到十年就荒廢了。不久,清軍重新在中央山脈更南端之處修建自水底寮起經石頭營(今玉泉村)最終至大武的「三條崙道」,用以取代舊時的琅嶠卑南道。


接著台灣進入日治時期,在統治時間當地曾發生「南蕃騷亂事件」(浸水營事件),於是這條「三條崙道」被重新修築,由於越嶺點近浸水營,故重新命名為「浸水營越嶺警備道」,成為日治時代最南端的警備道,並用以控制當地排灣族人。而後政權更迭,國民政府來台後許多越嶺道改建成道路。這條道路後來變成「大漢林道」,隨後在公路總局被編為「縣道198」道路。不過後來因為軍事因素,這路只通到大漢山,往東便沒有修築,這也意外使得這條古代道路能保持日治時期的風貌。



山道之始。



沿路的里程預告。



大約1K處後離開碎石路,取左進登山口。如往右會到穗花杉保護區到林務局工寮(之前有人走錯,結果很久才下山)。


隨後在歸崇派出所繳交入山証後,接著就直接到登山口。浸水營古道最大的特色就是一路幾乎無展望,除了在最開始不久的崩壁外,接著整路都是在在林間行走,是相當典型的台灣中級山風景。也因為中央山脈南段終年潮濕多雨,古道常常會有陣霧出現,相當朦朧美。因應這樣的氣候,古道上週邊的植物多屬陰性植物,蕨類、菌類植物相當多,另外這裡也發現赤楊,同時也暗示著這裡的地質並不穩定。植菌物一多,整個生態系就容易建立。在古道上可以看到不少種類的動物排遺,如穿山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紀錄中有人在此地看過藍腹鷴。



小溪溝有木橋,不過會滑......



古道一景。



姑子崙山登山口,取右。往左進入南南段。



古道常有起霧。


這條古道除了饒富生態之外,沿路的史蹟也是這條路迷人的原因。話說在開始登山之前,司機大哥曾在石頭營聖蹟亭先放大家到下面走走。而這個「石頭營聖蹟亭」就是當時清代三條崙道所留下來的史蹟。接著大漢林道上許多駐在所遺址都有標示(如歸化門駐在所、大樹林營盤址),但無奈時間的因素就沒停下來觀察。目前在古道上,理論還能看到的日治遺址有浸水營遺址、古里巴保駐在所、出水坡駐在所(及神社)、新姑仔崙駐在所。不過實際走了之後,還有不少東西可以觀察、如州廳界、清溪底營盤址等,沿路交雜著清、日時代的各項遺跡。



浸水營駐在所遺址。



菌類繁多。



道路旁有些人為堆砌的構造。



不知名的花。



古道一景之二。沿路海拔向下。



出水坡神社,看到指標須向上一段。



禁止穿越牌。



出水坡駐在所遺址。



出水坡二等三角點。今茂林繁生,無展望。



木炭窯,為林務局當時所建(不過因為太懶惰所以沒下去,XD)。



出口。這裡可以偵測古道的遊客數量。



姑仔崙吊橋遺址。



新姑仔崙吊橋,過茶茶牙頓溪。


此外拜訪浸水營古道建議是選擇冬季,由於夏季大武溪溪水容易暴漲,加上古道周圍盛產吸血蟲(螞蝗),因此不太建議夏季前往。另外,如果行程中有體力較差的夥伴,建議是兩端都安排接駁。這次前往時,本想說東端往加羅板部落下大武距離不遠,結果離開古道之後還有一大段距離,地形也不是全然只有下坡。好在那天平安夜有耶穌降世(?),一台從加羅板出來的好心便車將行旅中後段的隊員一路載至大武公車站與火車站,實在是上天保佑。



枯水期的大武溪。



大家都走到崩潰,XDDD。



達陣!大武街站牌等公車回台東。


總體來說,浸水營是相當值得拜訪的古道。無論是生態或是人文史蹟,都值得後人去走一遭。

--

本次軌跡紀錄
浸水營古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