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日

[小札] 黃金稜線其三:茶壺山稜


路上的車好可愛 XD


時序即將進入小暑,許多山友會利用這段炎熱時間來攀爬較為涼爽的百岳。我朋友也是其中之一,為了能順利完成武陵四秀,他問我有沒有推薦(或想走)的路線,好成為高山的行前訓練。左思右想,突然想到一直未能成行的茶壺山稜,便提議此一路線。


茶壺山稜的特色在於無耳茶壺山的奇特山形,是一條展望極佳的路線。根據林宗聖先生所著作的《黃金十大傳奇》一書指出,所謂茶壺山稜是無耳茶壺山上半屏(平)山稜線出草山戰備道的稜線,屬黃金稜線其三。先前我走訪過的煙囪稜也是黃金稜線之一,屬黃金稜線其二。


考量茶壺山稜並非兩端都有大眾運輸工具可以利用,加上朋友沒有走過「貂山古道」、「燦光寮山」及「煙囪稜」,因此我將上述路線組合,讓本次路線從牡丹車站出發,經貂山古道、燦光寮山、茶壺山稜及煙囪稜,並預計於勸濟堂作結。由於貂山古道、燦光寮山及煙囪稜,先前都已經走過,因此本篇會以茶壺山稜為重點(但其他路線發現的新事物還是會談啦)。



本次健行以牡丹車站作為起始點;話說牡丹車站拉皮過,外觀變化有點大 XD


離開牡丹車站後,一開始就是踢一段長3公里餘的柏油路。踢完後,會續接貂山古道的登山口。整體來說,貂山古道和上次走訪的經驗差不多,比較大的改變是步道的階梯變得比較好走。先前階梯的階面太寬,一階要踏兩步,造成登山者重複用單側的腳出力;修整後,一階剛好一步,變成平緩易行的步道。



原來金字碑古道可以接到牡丹車站,之後來走走看好了(誤)



貂山古道登山口



縱使艷陽高照,但古道起點還是蠻潮濕的 XD



幾年沒走,步道竟然改良(覺得驚奇)



越接近稜線,步道視野愈趨開闊



貂山古道結束於樹梅坪的草山戰備道


貂山古道結束於草山戰備道,沿著草山戰備道東行,可接往茶壺山稜的登山口。不過因為立有一等三角點燦光寮山就在附近,我們特意繞上去看看。沿草山戰備道東行一段距離,會發現登燦光寮山有兩條路線:一條是續行草山戰備道(北側路線),另一條是走稜線(南側路線),我們取南側路線。南側路線的起點是一間沒有屋頂的老屋,不過可能是太久沒有人走,此路線的芒草有點高,走的時候要注意踏點。



回望來時路;沒屋頂的老屋在畫面左下(偏畫面中央) XD



燦光寮山基點;大台北地區有五座山擁有一等三角點,燦光寮山為其中一座。



從燦光寮山附近遠眺半屏山(接下來要走的路阿)



從另一條路線下山;雖然有拉繩,但這條路徑清晰,路徑也短,很快就到達草山戰備道


離開燦光寮山後,從另一條路線下山,接回草山戰備道。這裡正好是茶壺山稜的南側端點,我們由此起登,開始本日最重要的一段路線。茶壺山稜中間會經過兩座山頭,半屏山及無耳茶壺山,兩者皆無基點。由南向北走,會先經過半屏山。由於天氣晴朗,山稜上的展望非常好,事實上蠻多廣告、MV也會從這邊取景。



很多廣告或是MV會在這裡取景(例如魏德聖拍的這支廣告 XD)



繩索開始大量出現



半屏山附近的視野非常開闊,可以望見基隆山、基隆嶼及基隆港


越接近半屏山,會出現越多繩索,稜線也會越不好走。約到山頂附近時,左側會有一個開口,拉著繩索陡下後便能續往無耳茶壺山。



一個開口,往下能續往無耳茶壺山;這一段也是此稜線的經典 XD



換個角度照,落差非常大(由上而下會覺得這也太深 XDD)


和半屏山一樣,不太會有人登上無耳茶壺山山頂,無耳茶壺山可以選擇從裡面穿越或是從外面腰繞山體,兩者都不太好走,需要注意踏點。通過無耳茶壺山後,會出現比較平穩的步道,步道最後會結束於茶壺山便道上(柏油路),而這也是茶壺山稜的北側端點。由於茶壺山稜蠻多路段需要攀繩,不太適合雨天時來走,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先前此處曾發生過山難,行走於此要特別小心。



從半屏山山下的路徑,近眺無耳茶壺山



無耳茶壺山內部,背包卡住真的有點崩潰 XD


抵達茶壺山便道時已接近下午二時,照原定規劃,應該能續行煙囪稜。不過由於本日天氣大晴,為了避免變成人乾,最後決定於此結束行程。和前次的煙囪稜相比,茶壺山稜雖然比較少人文的遺跡,但自然風景略勝一籌。雖然整體海拔不若台灣高山來的高,但這條稜線在東北角地區算是相對高的稜線,行走其上,展望絕佳。要說缺點,那就是太熱了些,若能在秋冬之際、東北季風起前往造訪,必有極佳的體驗。

--

本次軌跡紀錄
黃金稜線其三:茶壺山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