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7日

[小札] 大棟山連走


展望大台北。


在大台北地區有五個較為重要的一等三角點,分別為七星山主峰(高1120公尺)、獅子頭山(高875公尺)、燦光寮山(高739公尺)、大棟山(高405公尺)以及土庫岳(高389公尺)。在衛星測量尚未普及之前,這些一等三角點控制了大台北的地籍,肩負起戶地測量準確的重責大任。本次旅程我們拜訪大棟山以及一路的山頭,先由樹林後站出發,分別登上大同山(高237公尺)、青龍嶺以及大棟山(高405公尺),最後回到山佳車站作結。


往大同山的路基大抵明顯,從樹林大安路312巷進入後需要踏一段柏油路才會到登山步道。沿途風景不錯,當海拔上升後可以看見大漢溪兩岸的房舍櫛比鱗次,唯一可惜的是大氣水氣含量高,雖不降雨但也霧茫。另外可能是假日的關係,今天不少老人家在這裡聚集歌唱,於是沿路皆能聽到卡拉OK的歌聲,相當的有趣。



細心的話,沿路可見這種鍬形蟲。



登山步道。


大同山上比較大的標的物就屬土地公廟,在廟前可以展望大漢溪兩岸。雖然當天展望不好,但要看到板橋、新莊地區還不成問題。



土地公廟前展望。


這段路與河對岸的土城,在地層上都有石底層的出現。尤其是土城地區,廣厚的石底層甚至成為了台灣的第二大礦場--海山煤礦。由於其傾角、質地都相當優良,故海山煤礦也被稱為全台最好的礦區。然而好景不常,在1984年六月底,海山煤礦發生大爆炸,震驚全台灣;未料在一個月內,瑞芳地區也發生礦災;該年年底,三峽地區也釀災,而這三個礦坑災變,讓台灣礦業徹底的檢討,近一步停止開採(鄭智化曾唱一首「老么的故事」,以兒子的角度陳述礦工父親之死)。


但故事還沒完。由於海山煤礦所雇用的礦工有數量相當多的阿美族人,礦災後礦坑關閉,這群人便往大漢溪上游退,並在河灘地建立起自己的聚落,成為「都市原住民」,三鶯部落便是其中一例。都市原住民在社會上是相對弱勢的一群,但社會主流媒體卻很少關心(今年馬志翔導演導的電影「看見天堂」,即是以電影的方式闡述都市原住民的故事)。



往青龍嶺。


離開大同山,沿著路跡我們來到青龍嶺。青龍嶺給人一種小聚落的感覺,這裡有許多行動市集以及滿山滿谷的卡拉OK(很像古人走好幾里路後到達的驛站)。我們先到制高點展望,並在此找到一個測量點,可惜的是青龍嶺的展望依然不佳,一片白茫茫。



青龍嶺測量點。


在青龍嶺市集稍作休息後,我們踏一小段柏油路到達大棟山的登山口。往大棟山這段路相當泥濘,須審慎慢行。



登山口前指標。



路徑。部分路段泥濘,須審慎慢行。



洋蔥狀剝落。



秋壇山碑。



路上的人工建築物。


到達大棟山頂時,天氣已經是綿綿細雨。順利在天線接收台附近找到一等三角點後,本次健行目的便告完成。目前的大棟山頂由於林木過高,因此即便是天晴依然展望不良(但如能上天線接收台應該可以遼望當時一等三角點時的風景吧)。



大棟山一等三角點。



東和附近的聚落。


大棟山下山就是一連串的柏油路面。原本預計到山佳站出,結果在山上選錯邊,下山的時候就跑到樹林調車場,算是意外的收穫(其實我沒看過樹林調車場)。



樹林調車場。東部發的快車多由此發出。


沿著縣道114公路向西,我們抵達山佳車站,旅程便結束。在車站前遇到老里長(這裡感謝他請我們喝飲料),在對話中可以感受到當地人對於山佳車站的愛。



精緻小站,山佳站。



不復存在的彎道。


現今因為衛星定位技術的發展,測量人員也不需要登高引這些三角點的資料,於是這些三角點遂變成登山客的大地尋寶遊戲。對我而言,大棟山只是台北一等三角點追尋的開始,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拜訪其他四座一等三角點,在那裡看看廣闊的風景。

--

本次軌跡紀錄
大棟山連走
延伸閱讀
大同山.青龍嶺.大棟山 -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