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3日

[小札] 禮佛古道,觀音山


西雲寺牌樓,於成泰路旁。


觀音山,是我自今年四月底就一直在心底掙扎的行程,原因有四。第一,夏季天氣好時,自台北市區返家都可見觀音山在西北方橫臥著;第二,有情報指出「三一九鄉向前行」的五股章目前只剩觀音山還有保留;第三,之前在網路上亂逛,又意外發現觀音山在日治時期存有一條「禮佛古道」,山下的外巖西雲寺到山上的內巖凌雲寺之間,在當時有33座觀世音菩薩在這條古道旁;最後,這裡是火山地形,以前觀音山有噴發過岩漿。結合健行、三一九鄉一代章、人文、地質景觀,怎麼能不叫我心動?說什麼也要拜訪一下觀音山。


不過卡這麼久還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卡在怎麼去。查了一下上觀音山的車只有一條路線,那就是固定班次的「觀音山-北門」。儘管有「觀音山-八里渡船頭」的接駁車,但卻只在人潮眾多的假日才行駛,上山時間不好抓,這事就一直延宕。


會突然想開(?)的契機是某天發現觀音山-北門要減班,好用的接駁專車只到今年年底,所以這次說什麼都一定要衝了!上山的路線我也改了很多次,從最初的規劃,轉車到三重再搭公車直上觀音山,到後來發現我家附近的公車有辦法先搭車到五股成州,後再上觀音山,整個就是路徑大不同。不過也所幸臨時換了這條路線,我可以「有頭有尾」的拜訪這條禮佛古道。


其實在西雲寺站下車之後,可以看見牌樓就在路口的巷子。然而這離西雲寺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沿著步道走可以發現一些石燈籠,穿越墓區之後,就可以看到西雲寺在山上。



西雲寺,亦稱外巖。



石燈籠。



廟前展望,遠方為台64線快速道路(八里-新店)。



石碑。


西雲寺是這條禮佛古道的起點,又稱外岩,也是日治時期的著名禪寺。當時在台北的信徒隨著船隻擺盪到成州地區,下船後便來到西雲寺來拜拜。在西雲寺進香之後,即依循著這條禮佛古道上凌雲寺。然而我在西雲寺待的時間不久,原因是這廟有黑狗,寧靜的寺廟與狗吠聲相映,卻久久不見寺中人員,僵持一段時間且盤算了一下周邊的防禦武器,結論:撤退。


話說這條自西雲寺通往凌雲寺的禮佛古道上,沿路有33尊觀音菩薩石像,在《法華經》中,關於觀世音菩薩的描述是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文中說明觀世音菩薩的形象萬千,聞聲救苦。佛教自印度傳至中國,而後東傳日本,相傳日本高僧花山法皇是「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的創立者,其思想隨後流傳日本各地,此後各地的觀音靈場除了設立三十三座觀音之外,還會在設一尊花山法皇像以示尊崇。這邊的「觀音靈場」不是那種很靈異、恐怖的地方(雖然這帶都是墓地),反倒是有點像是聖山的感覺,是信仰強烈、靈魂聚集之地,要類比的就有點像是日本的恐山,修道者常常會在這裡修身養性。


根據一些網路上的文章,其中編號1~10的觀音菩薩石像應該是座落於西雲寺周圍,有些古樸原味,也有些只剩下底座,就留待下次探訪再尋。


離開西雲寺,我步行到成州派出所搭乘公車上觀音山。和大多數的古道一樣,這條禮佛古道絕大部分也變成了現代公路。近期台64線興建,就宛如天空的巨龍在上方呼嘯而過,蔚為奇觀。下了公車往正北望去,就能看到凌雲寺(古)、凌雲寺(新)、凌雲禪寺(新)與觀音山連成一線,非常有佛教聖地的感覺。



凌雲寺公車站。



凌雲寺(古)、凌雲寺(新)、凌雲禪寺(新)與遠方的觀音山連成一線。


這些寺廟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凌雲古寺,也就是最前頭的那座。凌雲寺又稱「內巖」,是這條禮佛古道的終點,當時來禮佛的信眾就是從西雲寺行路至此。其餘的廟宇皆是後期才興建,但可惜的是較無特色。由公車站至觀音山這條軸線來看,最前頭的是凌雲寺(古),再來依序是凌雲寺(新)、凌雲禪寺(新)、凌雲禪寺(古)。其中凌雲禪寺(古)照片中看不太到。


我在凌雲古寺前觀察一會,隨後習慣性的看了一下時間,發現我這下必須要「找石像」與「登觀音山」二擇一了。基於在山下沒有找到33觀音石像,還有我實在是很想爬山(這才是主因),我選擇了後者。



硬漢路。


在凌雲禪寺公路旁有觀音山登山口,這條路線又稱「硬漢嶺」路線。雖然這條路登觀音山距離較短,但單位距離爬山的高度卻比較高(阿,就是比較陡啦)。不過我還是很開心的上了 XD



假日遊客不少,蠻多小孩一直說很累不想爬 XD


行至途中,步道起霧。好聽一點是詩情畫意,寫實一點是「完了,等等上山一定是蒼茫一片」。



變化山。這句話在起霧的天氣還真是貼切。



朦朧。



走到一半前後都沒人吶。尤其是後面這張,前面感覺沒路。 = =



奉茶。有一種溫馨的感覺。



路標。話說誰要從這邊下八里渡船頭 = =


這條硬漢嶺路線,是以前五股憲兵學校訓練所開出來的。本路徑全都是石階路,雖然沒有明顯的陡上坡(像是天梯那些的都沒有啦),但一口氣走完也是蠻累人的。



硬漢嶺牌樓(上山面)。



硬漢嶺碑。至此,登上觀音山(616公尺)。


話說,今天展望整個差到不行,到了山頂,連硬漢嶺碑這麼大的東西都只是若隱若現,可想見今日山頂能見度之低。



啥都看不到。



當時的基地。本來想照全景啦,但有霧只好照mark。



硬漢嶺牌樓(下山面)。


看來我下次還需要再找機會來登觀音山。隨手照了幾張像之後,我走另外一條山徑到觀音山遊客中心。這條山徑沒有像硬漢嶺這麼陡,不過指標不是很清楚,而且步道有幾處還在施工。



也是有幽幽的感覺。



原來叫做楓櫃斗湖登山步道阿!(恍然大悟貌)


平安下到觀音山遊客中心之後,我飛也似的跑到櫃台,拿出了一張照片......

你們有這個章嗎?就是蓋出來是方型的然後寫五股兩個字。
你是住在巷子裡面的喔。(笑)

隨後,我就在遊客中心把所有紀念章都蓋過一遍,算算有14個吧 XD



觀音山遊客中心。


順利搭上接駁車,我在八里渡船頭卻看到一幅我無法置信的情景。這條短短的渡船頭老街,全部全部擠滿了人。我記得我之前來的時候,我從路口的全家走到渡輪口只要一分鐘,結果這次我花了快十分鐘吧我想。



你來挨我我來推你,笑咳咳!笑咳咳!(大誤)


本來打算優閒的搭船到淡水,然後自比較遠的角度來拍攝觀音山山群,不過看到排隊的人群,恩,我退卻了。於是我拍了一張淡水暮色做為本次旅程的結束。



淡水暮色。卻意外的發現鋒面已經要來的事實。


呀呀,搞到最後,這次的觀音山之旅只能說是初探而已。

--

本次軌跡紀錄
禮佛古道,觀音山
延伸閱讀
觀音山.西雲寺.凌雲寺.開山院.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 -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法華經

2 則留言:

  1. 西國三十三所石佛與四國八十八所石佛
    兩所石佛系統
    在我看來有點像是你在蒐集印章一樣

    兩系統各自有其信奉者
    不同的石佛代表不同的寺院
    兩所石佛之所以來到台灣
    是為了免去台灣人(或在台日本人)長途跋涉到日本禮佛之苦

    現在的石佛分布地早已散亂
    已經無法體現出原本那種「朝聖」的感覺了

    回覆刪除
  2. 話說,觀音山好像還可以找到20多個。
    座落於西雲寺的觀音有些藏在後方墓地。

    其實我一直覺得蠻可惜的,
    如果當時觀音山也可以早一步被劃進國家公園,
    或許這裡的風景會變得更不同吧。

    回覆刪除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