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9日

[諾特] 澎南四島附錄:給東嶼坪的情書


東嶼坪眺望西嶼坪


這篇是旅程回來後立即所寫的心得感想(最初是發表在個人FB上頭),這裡把這段文字變成附錄,一併收在這系列的文章裡頭。


直到洗澡時不小心吃到的自來水不再有鹹味之後,才知道我離開了這座小島。


這座島嶼不大,但卻擁有四島中最高的地勢。刻苦環境下先民們依地勢興建起菜宅,活似印加古城馬丘比丘。島嶼四周散滿著大地最初的刻畫,海蝕地形、白色沙灘、海底珊瑚群樣樣不少。大退潮後海中的水族困坐潮池,不需要潛水就能一窺淺海的奧秘。


但島嶼不僅僅只有照片所見的美麗,還有背後看不見的哀愁。


島上池府王爺廟大殿匾額的落款,暗示著這座島嶼早在清嘉慶年間就已開發。但在現今時空下,島嶼的常住人口不過十人上下。廢棄的屋舍成了山上羊群的避風港,某次強烈東北季風南下,一些羊群在宅第裡度過餘生,隨時間流逝後化作白骨。生活上所需的水與電也充滿了挑戰。島上的生活用水永遠有著淡淡的鹹味,發電機永遠壞了一台。留下來的人是咬著牙過活的。


吹著午後微鹹的海風,住在鄰近港口阿伯無可奈何的說著昨晚出海近乎一無所獲,隨口哼出的金包銀儘管在最後獲得掌聲,但背後盡是漁業資源匱乏的嘆息;住在港口稍遠的黝黑男子,一早就忙著開著小船載著浮潛客來來回回,他結髮十餘載的柬國太太也從未閒著,備料、煮飯、清洗從清晨奔忙到晚上......。



東嶼坪也有一些來自它國的年輕漁夫,這是他們曾經在這裡努力過的痕跡


雖然只在東嶼坪嶼待上兩天,但卻讓我重新思考島嶼的旅行方式。以前造訪台灣離島大多為當天來回,無緣得知人是如何生活在資源貧乏的小島,直到這次跟著研究團暫駐在這些小島中才切身感受島嶼上的困窘。然而對於島民生活我仍舊一無所知,故此日後若有機會我想我還是會想回去這座小島看看。我想再聽一些港口阿伯說的海上故事與台灣歌,觀察黝黑男子如何教導他的兒子成為一名稱職的東嶼坪人,與嫁來台灣的柬國太太聊聊日復一日的漁村生活與心路歷程。


對於東嶼坪嶼有太多事情想說,但一時半刻也說不清,只好暫時擱著。就算人已離開了島嶼,但身體還惦記著,記憶深處中總不自覺得期待子夜12時發電機關閉後,所有冷氣與電扇戛然而止的辛德瑞拉時刻。



島嶼上的人們來來去去,或許所有人都只是過客

--

「澎南四島」全系列完。

--

本文為「澎南四島」系列文章:010203040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