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9月23日
[小札] 府城到台江:四草紀行
浮光掠影。
大約於09年年底台江國家公園設立,別於其他國家公園,台江保留了相當多的濕地與海域。沒記錯的話,當時為了保護黑面琵鷺的棲地,這座國家公園在七輕計畫終止後因環境保護而生,連帶將周遭環境、史蹟、產業都劃入國家公園範圍內。一般來說,台灣的國家公園多多少少都有提供休憩的功能,其中位於四草大眾廟附近的旅遊點則提供遊客以遊覽船(或竹筏)閒晃台江的行程,因為結合當地生態與運河歷史,一直讓我相當嚮往。
延續昨日阿里山行程,一行人下山後轉往台南基地,在台南城中晃完(吃完?)後下午前往四草大眾廟。四草大眾廟有兩條航線,第一條是乘觀光船往台江內海遊覽,另一條則是搭著竹筏循古運河探秘。原本打算是既然人都來了,不如兩邊都搭搭看,不過人算不如天算,因為遊台江的觀光船在我們到達時人數已滿,時間考量下便選擇路程較短的竹筏遊古運河。
搭竹筏的參觀券,費用是150元。
遮陽斗笠。
這條由竹筏港擺渡古運河的這條水路又稱為四草綠色隧道。運河的兩邊皆是扶疏的紅樹林,乘竹筏穿梭在紅樹林間頗有熱帶雨林之感,所以有人也說這裡是台灣版的亞馬遜河(不過我覺得尺度是小非常多)。關於紅樹林,在台灣原有六種紅樹林,不過在早期台灣生態意識沒有這麼強的時空下,其中紅茄苳與細蕊紅樹這兩種已經從台灣生態舞台中消失。另外的四種(水筆仔、紅海欖、海茄冬、欖李),在台南四草全部都能看到,所以這裡也可以說是台灣現有紅樹林的重要保育基地。
沿途有許多河口生物。
沿路的紅樹林都相當茂密阿。
釐金局遺址。
河道的盡頭是釐金局遺址。所謂的釐金制度是清國時期所設立類似課徵關稅的地方。晚期因清國勢力逐漸衰弱,財政日益惡化。所以開始設立許多課稅項目。在課稅的機構(釐金局)通常設立在運河的節點或出口,一方面便以管理,一方面也節約人力。
十年修得同船渡,XD
鳥巢。由於紅樹林在此繁生,此處也形成完整的棲地,許多生物在此共存共生。
好快就說掰掰,XDD
回到起點四草大眾廟。
一趟行程下來約半小時上下,結束後總有點意猶未盡。在四草大眾廟附近還有一間抹香鯨陳列館,據館方記載是1992年一對抹香鯨擱淺所製成的骨骼標本。除此之外亦成列了些許漁民日常使用的器具。距離大眾廟不遠處還有一處歷史史蹟四草砲台,這是鴉片戰爭戰爭後為鞏固海防所設置。不過這處遺跡看起來是一面長牆,不知情的遊客可能會覺得是別出心裁的圍牆。
抹香鯨標本。
大眾廟近觀。
四草砲台遺址。
遺址一景。
遺址遠觀。許多樹木已攀附其上。
植物的力量好強大阿~
好幾次在台南都是當轉運點,很少在這裡做稍微深度的旅行。這次空個一天,一路從台南後站、赤崁樓一路吃到四草。這裡實在是太感謝is跟小欠兩大地陪,一個有深度的城市,一天是看不完也吃不完。期待下次與台南在不久的將來再次相遇。
--
本次軌跡紀錄
府城到台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