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5日

[諾特] 菊之島(02):馬公.輕盈之旅


清晨馬公。


鑒於昨天的拜會,想想實在很不甘心。於是早上五點多便爬起來,抓了張地圖隨即開始在馬公老市區探險。一路上只有風聲和嘰嘰喳喳的麻雀,我想這作為一個慢行的開端是好的。當然出發應有個方向,既然澎湖是海之大縣,我就先循著浪聲向海走去。



牌樓。


沿著飯店前頭的大路向西行,一路可以走到一個有國民黨黨徽的牌樓,這牌樓也是有歷史故事,二二八事件過後,蔣中正開始進行清鄉,派了大量軍隊鎮壓台灣。當時澎湖縣因為沒有參與所為的「叛亂」,因此中央在馬公市建了這個牌樓來獎勵。勘查了一下,立碑的時間是民國36年12月。



觀音亭。


接著往海續行,遇到觀音亭。不過這間廟宇我沒有停留太久,反倒是這邊的石獅漆成藍色讓我印象鮮明。



藍色的石獅。



彩虹橋。


接著往海方向看去可以看到彩虹橋,這裡到晚上還是會亮七彩的燈光,當時的澎湖花火節就是在這裡施放煙火。



彩虹橋上眺島。


離開彩虹橋周圍之後,我沿著道路往南行,路過一個(還是幾個)軍營之後,我走到一個廢棄的眷村。進入前其實有點猶豫,畢竟外面已經圍起來,身為一個外地人這樣私闖這樣感覺不好。不過都來了,我一點都不想走回頭路......所以我還是衝了。



眷村外。


走入這眷村,有一種詭異的寧靜。雖然很多房舍,但似乎沒有一間有住人,所以一路走下來其實有點可怕,感覺好像下一個轉角會有人拿槍指著你(電影看太多?)。不過這個眷村還真的出了不少名人,像是張雨生、潘安邦都是在這裡住過一陣子。



潘安邦故居,外婆的澎湖灣主唱者。



文化保存區。



五彩的風鈴成了每陣風忠實的記錄者,叮鈴叮鈴,用聲音寫下每個故事。



城門。


通過眷村之後,馬上就會看到澎湖城門,順承門。我翻了些資料,這附近好像只有這一個門,是當時城牆的一段。



老舊的建築,上面掛著是中華電信的mark。



文物館前的老人家。



天后宮。


再來就是重頭戲了!我最想要看的天后宮。(鵝姐?)來馬公市沒到天后宮根本是搞笑!為什麼馬公叫馬公?就是因為這間廟宇的關係。媽宮、媽宮,久而久之變成馬公。不過還沒來之前我以為這間媽祖廟很大,結果其實只是小小一間。



主殿。



裡頭的內殿。



新舊之間。



舊喇叭,我很愛這張,還把他放到MSN狀態一陣子。



廟前老樹。



四眼井簡介牌。


澎湖四面靠海,需要用的淡水幾乎來自地下水。而這口井在初期更是不可或缺的水源,在當時,離井口越近的地越貴,因此以前這裡都是有錢人家。



四眼井。


至於為什麼要弄成「四眼」呢?那是因為井口太大易發生意外,也容易生蘚苔,所以村民就設計成四眼,一來可以多人使用,一來也安全,很聰明吧 XD



其中「一眼」。



井口旁的洋樓。


到這裡,剛好走了一圈。我看看時間,也正好是集合的時候,天色也從出發前的鵝肚白慢慢的轉為全亮,很高興的,我也能閱讀馬公老城區的故事。是的,這一天早晨,我正走在這條大街上,看著一座四百年歷史的城市在甦醒。

--

本文為「菊之島」系列文章:01020304050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