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6日

[諾特] 本州之西附錄:交通方式


停靠於新下關車站的新幹線


本篇為本次旅行交通方式之紀錄。以下以日期分段,並依「出發站、出發時間-抵達時間、抵達地/票價」羅列,其中時間為日本時間(UTC+9)(除桃園機場時間為台灣時間),貨幣為日圓(JPY),供需要的朋友參考。

[諾特] 本州之西後記:現代日本的誕生與轉折


下關車站;對於部分台灣人來說,下關(馬關)或許是第一個認識的日本城市


對和我同輩的台灣人來說,以往的歷史課本,談到日本,多半側重在日本殖民台灣的這段時間(從馬關條約開始談,最多僅談到更早期的牡丹社事件)。對於日本為何崛起,如何崛起,並未有系統性的深論。而這次的走馬看花,除了看了不少世界遺產外,無意間也補齊了這段從未被提及的歷史。

2018年9月15日

[諾特] 本州之西(07):山陰本線(東萩-幡生)/「〇〇のはなし」


停靠於東萩站的觀光列車「〇〇のはなし」


山陰本線的東萩至幡生路段是一段沿著日本海海岸而行的鐵路路線。從2017開始,JR西日本為了推廣山口縣以及紀念明治維新,開始在這段路線上運行觀光列車「〇〇のはなし」,帶著旅客欣賞日本海海景,並介紹萩、長門及下關的特殊景色。

[諾特] 本州之西(06):萩


位於萩的松陰神社,可謂明治維新的眾多發源地之一


山口縣的北部城市萩,在江戶時代屬於毛利家的長州藩。在日本邁入現代化的過程中孕育了許多名人,至今仍影響著現代日本。若說「薩長土肥」催生了明治維新,那麼或許也可以說,是萩孕育了長州的人才。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日本所提出的「明治日本の産業革命遺産」這項世界遺產,這個世界遺產有23處遺跡,其中有5處位於萩,直接證明了這個面臨日本海小城的歷史地位。

2018年9月13日

[諾特] 本州之西(05):岩國


錦帶橋


錦帶橋是一座位在岩國的知名木造橋樑。在江戶時代,這一帶是岩國領的勢力範圍,他們以華麗的錦帶橋連接岩國城及城下町兩個區域,是當時相當重要的交通要道。

[諾特] 本州之西(04):嚴島(宮島)


有時嚴島神社幾乎成了日本的象徵,而海中鳥居則成了嚴島神社的象徵


位於廣島縣廿日市市的嚴島(又稱宮島),是日本三景之一。所謂日本三景,指的是「陸奧之松島」、「丹後之天橋立」及「安藝之嚴島」。在日本神道信仰中,整座嚴島是女神寄宿的物體(御神體),因此整座島嶼是非常神聖的場域。在嚴島,人不能農耕、織布、伐林,對於血、死亡等穢物都有嚴格的規範(所以在島內沒有任何墓地),倘如有需求,全部都要送回對岸的本州處置。由於島嶼的獨特性,在1996年,嚴島神社及後方的原始林被登錄為世界遺產,自此聞名於世界。

2018年9月12日

[諾特] 本州之西(03):廣島


世界遺產原爆ドーム


廣島是山陽山陰地區(或稱中國地區)中最大的城市。世界對廣島的第一印象,莫過於這是一座遭受原子彈襲擊的都市。在這次旅行的前半,我以廣島為基地做輻散式旅遊。而在離開廣島前,我空出一整個下午,參觀了廣島市區內的幾處景點,分別是廣島城、原爆ドーム(原爆館)及縮景園。

[諾特] 本州之西(02):尾道


眺望尾道市街及瀨戶內海


尾道是廣島縣東部的城市,大約位於廣島與岡山兩座大城的中間。尾道一直是海運物流的集散地,更是通往四國的重點城市之一(另外兩個是岡山及神戶,不過尾道離四國第一大城松山最近)。一般而言,來到尾道若是排除坐船跳島行程,大致上就剩下兩種比較主流的觀光路徑,一種是從尾道騎腳踏車騎到四國(愛媛縣今治市),飽覽瀨戶內海風光;另一種則是往淺山走,自高處俯瞰錯落有致的尾道市街及瀨戶內海。

2018年9月11日

[諾特] 本州之西(01):下關與門司


在海底跨越縣界


位於本州最西的下關(山口縣下關市)與九州最北的門司(福岡縣北九州市),雖以關門海峽相隔,但由於海峽寬度不長(最短處僅有600公尺),加上兩地是本州與九州的交流點,一直以來都是舟楫往來,商賈輻輳之地。在日本邁向現代化的過程,下關與門司多次扮演了關鍵角色,並成為日本國內外橋接的門戶之一。當時的蓬勃發展,除了為後世留下了許多歐風建築,也使得此處產生了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

[諾特] 本州之西前言:日本之縮圖、政治縣與世界遺產


本次旅行地圖(本地圖將更新至旅程結束)


看了大河劇「花燃ゆ」後,就一直很想去山口縣萩市朝聖。於是今年三月底在各種不小心(?)按到了一組三千元左右的福岡來回機票後,便開始安排這一趟西中國地方之行。